备考CPA的高效学习方法、经验——如何不听课、不做笔记?

 

说真的,

我就是通过这些高效学习方法,顺利完成在职、零基础一次性通过CPA 5科、司法考试和考研的。

全文4000字,答应我,死死撑住,全部看完,一定会颠覆你的认知。

先上个思维导图小框架:

一、尽量少看视频,能不看就不看。

1.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老师会陷入选择综合症。

通过看视频(听课)的方式学习,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,但是你又不知道谁的风格适合你,得一个个的试听,三两节课是感受不到适不适合你的。

这样试错成本很高,而且,古往今来,选择就是一件痛苦的事,各种纠结,浪费时间和精力。

如果按照网上的推荐选择老师,那都是适合别人的,不一定适合你,还是得挑选。

如果直接选择各科的名师大佬,也不一定适合你,尤其是针对零基础或基础很差的朋友。

2.名师的授课方式不一定适合你。

名师们个个经验丰富,理论功底深厚,站在更高的角度,动不动就讲会计准则背后的原理背景是什么,规定为什么又不合理,教材哪里又出错了。

CPA就是过关型考试,短期直接目的就是60分过关,又不是搞理论研究,关心准则合不合理有啥用,只需要知道哪些是考点,哪些是考试重点就行了。大佬们可能不理解小白的真正需求和困惑。

就像我们教小孩加减法计算时,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5+5=10,没有为什么呀,但小孩就是不知道为什么。

同理,找个已经到山顶的人带我们如何爬山,他虽然一气呵成,登上顶峰,但不明白我们脚下的路,

我们只需要找个稍微专业,走在我们前面不远的人带我们最合适。

其实,老师讲课内容的95%都写在讲义上了,剩下的5%对我们理解讲义起不来多大作用,其中多数信息属于各种不必要发散、故事、段子等无用信息。

能看懂的终究会看懂,看不懂的听了课也没用。

即使剩下的5%对理解讲义内容有帮助,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后学明白的,也比听老师讲明白的印象更深刻。

3.听课的效率比自学讲义的效率低

我在职、零基础备考CPA,看视频的时间不超过10%;我备考司法考试,没听过任何课。

不听课的原因有以下五点:

(1)听课的时间远远比看讲义的时间长。

首先,同一章节的内容听课的时间可能是直接自学看讲义的时间的两三倍,甚至更多。现在市面上一节网课短则40分钟以上,长则两三个小时,听课之前,如果不预习,零基础或基础差的朋友根本听不懂,听完课后,还得再消化讲义,你会发现,很多东西依然是很陌生的,还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重新建立自己的思路和逻辑去理解。这样,听课+消化的时间远远多于直接看讲义,事倍功不半。

其次,听课后再消化讲义,时间拉得比较长,大脑非常疲倦,吸收效果很差。很多时间当天听完课都没时间消化讲义了,隔天再消化讲义,课就白听了,可能什么印象都没有了,得不偿失。

(2)听课是会被老师的讲课节奏带走的。

老师讲课一句接一句,你很多地方上一句还根本没反应过来,还没听懂,就被带到下一句去了,都来不及思考,

甚至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没听懂,只有在消化讲义时才发现问题比比皆是,好像依然在学习新课,能记得的可能只剩下搞笑的段子或精彩的例子。

(3)听课的转化率很低。

如果自学讲义的转化率是60%(不要想着一遍就学懂所有知识),听课的转化率可能只有20%-30%,听课听得再爽也是老师的,只有消化了才是自己的。

没有思考和消化,就没有转化成自己的,听课的学习效率极低。

(4)听课容易发呆和走神。

听课是跟着老师走,走着走着就走丢了,各种天马行空、胡思乱想,你还得回看,本来听课就费时,再回看会浪费更多时间。

直接自学讲义精力更集中,遇到不理解的可以放慢速度,结合上下文去思考,前后来回翻看也方便,大脑一直处于主动高速运转状态,更容易保持专注,不像

听课是被动接收信息,容易分心。

(5)听课容易为了赶进度而赶进度。

听完一章一节马上进入下一章节,反而还觉得挺有成就感,其实多数是无效输入。

(6)听课受环境和时间限制,看讲义不受环境和时间限制。

看讲义基本上不受环境和时间限制,随时随地都可以看,可以利用大量琐碎时间。

大多数备考cpa的都是上班族,有很多时候,上班时间是可以悄悄用来学习的,无论纸质讲义,还是电子版,用起来都比较隐蔽方便,不容易被领导或同事发现。但听课就不一样:

一是上班时戴着耳机听课不现实,就算公司提倡学习,但谁知道你在听什么呢,容易造成误解。

二是依赖视频学习,

如果按照计划该听课了,但环境限制不便于听视频,就没法进听课,就只好放弃利用各种闲余时间学习。

学生也是一样的,都可以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看讲义,哪怕是一个知识小点,看讲义可以一目十行,但听课就得听老师一句一句的说。

4.为什么多数人选择听课方式学习?

(1)听课是被动接受信息,直接看讲义是主动获取信息,相对而言,听课比自学讲义自我感觉更轻松

既然听课效率低,自学效率高,那为什么存在那么多CPA培训机构?

道理很简单,市场供给是由需求决定,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喜欢听课这种方式学习,不愿意自学,为了迎合他们的需求,就出现了培训机构。

那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通过听课(看视频/听音频)进行学习呢?

本质原因是,懒惰是人类的天性。

大脑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减少能量消耗和消磨意志的方式,以一种更舒服、更轻松的方式工作。

所以,人一般都是能坐车,就不会选择走路;能走路,就不会选择跑步,能坐着,就不会选择站着;能躺着,就不会选择坐着。不是么?

看视频几乎不需要耗费精力去思考,因为该我们思考的地方,老师帮我们做了,我们只需要跟着老师思路走,老师把内容和思路都说出来,掰开了揉碎了给我们,我们只需要一双耳朵;而直接看讲义则需要自己消耗能量主动去读去思考。

举个栗子,老师讲课时叫我们自己看一遍题目,也许你会看,但是如果老师直接带读题了,你的眼睛是不是会跟着老师语速走?

听课是被动接受信息,直接看讲义是主动索取信息,当然听课更轻松,消耗能量更少。

所以,多数人愿意选择听课的方式学习。

(2)看视频不犯困,看讲义容易犯困。

这种现象确实存在,我以前也是这样,根本原因是精力管理和目标感的问题。

其实,很多人看视频不犯困的原因可能是喜欢讲课老师的授课风格、喜欢ta的说话风趣幽默,喜欢ta讲段子或故事,喜欢ta长得帅/靓,喜欢ta的字写得好,或者因为ta是名师大佬……

虽然听课没有让你犯困,但是你的精力和注意力并没有集中在知识本身上,而是集中在前面说老师的这些特点上,这种不犯困的听课可能还没有看讲义看一会再犯困的效率高,只要你是踏踏实实想学习的,不可能总是一看讲义就犯困,犯困了及时调整,效率一定会更高。

5.输出是最好的输入方式

我本科学的是法学专业,大二时,有个很铁的高中同学家里是开公司的,向银行贷款融了资,用家里的房屋做了抵押,还找了另外一家公司给他们担保。

后来,资金周转出了问题,不能按时还款。

有一天,他打电话问我有啥风险什么的,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,我一学法律的,怎么也得给人家整明白了啊。

可是我特么还真不会,但是我知道民法课里学过。我用了半天时间专门研(mo)究(suo)担保法。

晚上打电话给这铁哥们人话套鬼话说了大概40分钟,他听的一愣一愣的,最后他来了句“兄die,你可以啊,啥时候变这么专业了”。当时给我乐坏了。

后来,我

发现通过这种方式,我的担保法那块总有种轻车熟路的感觉,至今印象都比较深刻。我就去查了资料,就发现了学习金字塔这个研究。

这个研究叫学习金字塔,可能90%的人都听过,但是真正会用的人不到10%。

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,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,两周以后还能记得多少。

其中,听别人讲(听课)是所有学习方式中学习效率最低的,两周后的学习内容留存率只有5%;而教别人/应用是学习效率最高的,两周后的学习内容留存率高达90%。听课是被动学习,教/用是主动学习。

来源百度百科

为什么我的担保法那块一直记忆犹新?

根源是,我学习了,并教授给他人(我同学什么都不懂,但给他讲清楚明白了)。

日常学习中,我们没办法“教授给他人”,但是可以教自己。

每天结束当天的学习后,回顾当天学了什么,回顾的方式就是讲给自己听,把自己当成白痴,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说出来(一定要说出声来),边说边问自己为什么,就像老师讲课,学生不停地提问。

这是一种知识的输出方式,只有你真正这样做了,才知道自己根本没学懂,什么都说不出来(考试也是一种输出,如果平时都说不出来,考试时如何从大脑中调取知识?)。

刚开始很痛苦,很难坚持下去,大脑会抵抗(改变是痛苦的,消耗能量的事儿大脑都不乐意),说不出来也要坚持每天说,能说多少说多少,实在想不起来的立马翻看资料,看了又接着说,直到说完当天的学

习内容为止。

这种输出的学习方式是对知识的最好输入,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。

相信我,坚持下去,慢慢会习惯的,一定会神奇的效果。

根据知友们的反馈,本文的更新和补充内容详见 :CPA自习室二、做一个会做笔记的人。

学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新课学习阶段,第二阶段是复习阶段。

第一阶段学习不用专门做笔记,第二阶段复习尽可能多做笔记。

经过CPA考试、司法考试、考研,多年亲测检验,效果看得见摸得着。但实际上,很多人恰恰相反,第一阶段听课做了大量笔记,第二阶段却不善于做笔记。

在讨论第一阶段是否需要专门笔记的前提是要听课。(我虽然备考CPA和司法考试不看视频,但高中、大学在教室听课是必须的,但是我也不做笔记)

1.第一阶段是新课学习阶段,不用专门做笔记

我们试着设想一下学习场景:

你坐在桌前,笔记本摊开放在桌上,电脑放在笔记本前方,正在播放提前录制好的视频,像一个AI机器人在说话。

你埋着头三个字当两个字的写,吭哧吭哧的记着笔记,不时抬头看看电脑,但根本来不及过脑子思考。

好不容易听完了一个章节的内容,这时你合上电脑,头脑中余音绕梁,已然有些疲惫,耷拉着身子回到家中。

一节课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密密麻麻的笔记,你准备从头到尾梳理一遍,尽管记的很努力,但你发现,好多地方都是只有有上句没有下句,几个关键词也连不成一句话,不明白前后的逻辑。

于是,你翻开了讲义,

把老师讲了的从头看了一遍。

时间已经12点了,夜已经深了

你连续几天被耳机塞紧的耳朵好痛好痛,洗洗睡吧。
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这样的学习方式,听课、记笔记,最后还是回到了讲义上,这样的效率实在太低。

听课时做笔记与不做笔记的区别在于,边听边做笔记是用手在听课,大脑只是把老师的声音指令传递给了手。笔记本记得再多,脑子里也是浆糊。

而听课不做笔记是用脑子在听课,跟着老师的思路走,就算放电影在脑子里过一遍,总也有几个点能抓住你的注意力,至少,你也可以听进去(不是记下来)几个关键词,那也是转化。

因此,听课不用专门笔记本记笔记,费时费精力,事倍功不半。

听课可以配合讲义使用,在讲义上勾画重点,讲义上没有的内容直接记在讲义上。

当然,我觉得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开头说的,尽量少看视频,直接自学讲义,效果会更好。

2.第二阶段是复习阶段,尽可能多做笔记。

复习阶段需要在两个地方做笔记,一是讲义,二是错题本,不用专门的笔记本。

每一遍复习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,在学习过程中,建议这样做笔记:

(1)遇到不懂不会的,做好记录。有什么疑问,思路是什么,为什么不能理解。

(2)自己的理解。经过思考看懂看明白了的,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或者要点记录下来,提示自己注意,否则,下次可能又不会了。

(3)联想对比。学习某个知识点时,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点,立即翻看对比,在对应的地方分别做好记录,以便后期复习时对比学习。

(4)分析总结。

一是,有些知识点写的过于冗长,提炼要点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总结,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。

二是,学完一章一节后,简单总结几个要点,都包括哪几点,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逻辑.。

3.做笔记的小技巧

做笔记,不是练字、也不是书画比赛,以节省时间、方便记忆为原则,终究是为提升学习效率服务的工具。

(1)讲义上有的内容,不用重复记录,只需要勾画做好记号即可。

(2)笔记不需要写的工整,工整考试不加分,笔记不是给别人看的,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。

(3)能简写就简写,省时省力。举个栗子,会计中一定会写无数个“借、贷”,分别简写为J、D,“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”简写为“指定OCI”(英文简称),只要自己分得清,爱怎么简写就怎么简写。

(4)为了区分,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必笔记,一目了然,防止笔记多了乱成一团。

以上是我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方法,对我效果确实很好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,学霸也有看视频和不看视频的,也有记笔记和不记笔记的。

你要觉得有用,那很好,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优化使用。

你要觉得没用,那说什么也没用。

祝愿大家顺利通过CPA考试。

码字不易,费时费心,如果对你有帮助,请花1秒点个赞,谢谢。

如有你有建议或意见,欢迎一起交流。

我是

@平锅,欢迎关注我,我会持续分享更多学习方法和经验的干货。